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首届书法提高班隶书临摹课程开课

发布时间:' 字体大小 T |T

2020年5月23日,兰州市书协副主席郎照玉老师第三次为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首届书法提高班学员线上讲授隶书临摹实践课程。

郎老师从《礼器碑》的最基本点画和字体结构为学员们具体讲解示范隶书临摹技法。郎老师要求学员们在临帖前认真读帖:一是注意字的结构和变化规律;二是注意字的线条力度;三是注意整体的字形。

郎老师首先结合《礼器碑》中的具体文字为学员们讲解隶书“点”的入笔,其次讲解了隶书的主笔“捺”的写作技法,最后在临摹《礼器碑》的过程中为学员们详细示范了隶书“点”的入笔和“捺”的写作技法。

在讲解过程中,郎老师与学员进行积极互动,为学员们解疑答惑。

郎照玉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针对性强,学员们表示受益匪浅。

此前的2020年5月15日,郎照玉老师的第二次线上课就隶书碑帖的选择、临帖技法和隶书创作等方面进行了讲授。郎照玉老师建议学员们在学习隶书时,将《乙瑛碑》和《礼器碑》结合起来,既要了解每个字的结构技法,又要学会灵活运用,做到“边临摹,边体会”、“形在心中,意在笔先”、“心手合一”。最后,郎照玉老师还向学员们讲解了临摹的六种方法。

2020年4月30日,郎照玉老师第一次线上课就楷书的临摹、选帖、临摹技法和渊源等进行了讲解。

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线下教学尚无法开展的情况下,4月29日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首届书法提高班开始了线上授课。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宇第一堂课讲授了《中国书法的重新审视和一般深入途径》,作为绪论绪论。

希望疫情尽快结束,期待能早日面授。见面时,大家能摘下口罩,相拥而笑!

主讲老师给学员们的寄语:

提高班的各位学员:

大家好!

近期我给大家陆续讲解了楷书、隶书选帖,临摹甚至涉及到了创作和欣赏、《礼器碑》的临摹等,讲得不到位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理解,毕竟我也是在探索当中,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作为成人学习书法,环境氛围和老师引导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刻苦练习,这些我们都具备了,期待各位的进步!

近期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好一个隶书的碑帖,选好好也可以在群里面说一下自己选的帖,我们把控一下,把原来临的欧楷、柳楷甚至二田等搁置起来,这个很难,也是进入我们这个班的一个转折点,各位可能要付出巨大的“牺牲”,甚至不理解和不接受,毕竟跟她“相处”多年了,要想决绝地说分手再见真的很难,但是要想在书法上有一个更高的高度,我们必须要这么做,恳请各位理解!

帖选好后,要做到“精准”原大临摹,当然“精准”临摹是一个人一辈子的功课,我们都努力!我在疫情期间临摹了各种碑帖五十件,四川一家印刷厂正在印刷成册,待面授时赠送各位!在选材上,尽量用一些手工毛边纸,背面写,粗糙点,有利于控笔和把控速度,毛笔也好一点,就能把牵丝连带表现出来,这是最关键也是决定书法书写性的重要因素,每天不要求数量,但在质量上要保证,在质量保证的同时,再增加数量就更好了!按照六月十日之前选一副自己满意的作品发在群里,我将逐一点评!

谢谢大家!祝福大家

郎照玉

2020.5.27

主讲老师简介:

郎照玉,1983年出生于甘肃岷县,好雨轩成员,《甘肃书法》编辑,兰州市书协副主席,兰州市城关区美协主席、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会员,甘肃书协省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委员,甘肃书协培训中心授课教师,中国书协“翰墨薪传”西北五省书法教师培训项目授课教师,中国书协西部新秀理论班成员,中国书协西部书界高级研修班成员,“国家艺术基金西部地区青年书法创作人才班”学员,兰州大学书法学院特聘助教,墨池学院导师,甘肃省青年书协副秘书长、隶书委员会秘书长,甘肃省青联委员。先后被甘肃书协授予“优秀书法家”“优秀志愿者”“先进工作者”称号,被中国文联、中国书协授予“向人民汇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质兼美优秀基层书法家称号,被兰州市委、市政府评为首批“金城文化名家”“青年专家”并设立“金城文化名家工作室”“青年专家工作室”。

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协的展览11次并参与主办的活动两次,入展甘肃书协的展览40次并有4次获奖,入展其他省书协的展览50次并有8次获奖,入展其他全国商业展800余次并有80次获奖,有论文、散文70余篇发表于《中国书法》等国家级报刊,市级以上报刊专版专题宣传70余次,编印个人书法作品集8册,有近百幅作品被刻碑并被各地博物馆、张海艺术馆等机构收藏。新浪、搜狐、百度、谷歌等相关网页有关词条一千余条,主编《书法创作教程》(楷书)卷。